| 此文是《10周入门数据分析》系列的第6篇。 想了解学习路线,可以先行阅读“ 学习计划 | 10周入门数据分析 ”
 上一篇分享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,以及如何安装数据库,今天这篇分享数据库操作和SQL。
 SQL全称是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,翻译后就是结构化查询语言,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,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、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体系。
 至于 ORACLE、DB2、Sybase、SQLServer、MySQL、MS Access等都是数据库,虽然语法上有差异,但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。作为一名数据从业者,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很智能很自助的数据工具,乃至有的拖拖拽拽就能实现,但作为一名报表工程师、数据分析师,不懂一点SQL是绝逼不行的。
 之前很多文章对于SQL都一笔带过,轻描带写,略忽视这项基本技能的重要性,所以今天就来讲讲如何学习SQL。
 市面上都大量的册本和教学视频,这里就帮大家提炼核心要点,给个学习方向。
 本次的文章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,大家可以参考着学习。
 
 SQL快速学习路线
 SQL快速学习路线
数据库表基础操作
SQL基础语句
SQL高级语句
 
 零基础自学SQL时通常会遇到2个坑:
 一坑:学习之前先安装数据库软件,可以是SQL Sever,也可以是MySQL。对于新人而言,安装数据库软件挺费时间,坑太多。我刚上大学那会要求2天内自学SQL,结果我花了1天时间安装SQL Sever。前一篇文章分享了MySQL的安装教程,刚开始学用不上太庞杂的功能,所以保举小而美的MySQL,SQL Sever也是可以的。
 二坑:一上来就背SQL语法。我看过太多新人在那里吭哧吭哧做条记背SQL,个人不赞成这种学法,不实践记不住。就和Excel函数一样,明白寄义和如何使用,关键时候去w3school查询一下就行了,以后用得多了自然就把握了。(后台复兴关键词“SQL”获得)
 SQL学习路线
 1、下载安装MySQL,大概安装软件phpstudy(这个软件自带了mysql数据库,而且安装启动方便)。
 2、我这里用的是phpstudy,打开phpstudy后,点击下图中的启动,点击后数据库服务就会启动了。
 
 3、下载安装Navicat软件
 这个软件可以轻松毗连数据库,我们可以在这个软件中练习学习SQL语法
 4、使用Navicat建立数据库毗连
 点击文件——新建毗连,毗连名随便填写,比如我写的是“本地”。主机名、端口都不需要修改,用户名和暗码都是root(由于我们安装的phpstudy里的mysql默认用户名暗码就是root),点击毗连测试显示为乐成后点确定保存。
 以后再次访问时,双击即可。
 
 5、下载习题进行学习,内含习题需要用到的数据表。
 6、导入第5步中下载的数据表。(后台复兴关键词“SQL”获得)
 右击第4步中的“本地”,新建一个数据库test1,双击打开新建的数据库(打开后颜色是绿色)。
 拖拽刚才下载的数据表文件(sqltest1.sql)到test1上面。
 
 这时会出现上述弹窗,点击开始,等待导入完成后,点击关闭
 在左侧空白处右击,选择“刷新”,即可看到刚才导入的数据表了。
 
 7、打开sql语法编辑器
 如下图点击查询——新建查询,在空白处输入sql语法,点击运行,假如输入错误会有报错,输入正确则会返回查询内容。
 
 8、边做边学
 打开第一部分习题,边做边学,通过查询w3c的sql语法手册完成
 9、巩固练习
 尝试不看sql语法手册,独立完成第二部分习题。
 以上是sql的学习路径,接下来是sql语句的学习,把握使用场景和寄义,详细语法就不做表明白,大家参考w3c的sql语法手册学习。这里我归了下类,挑重点讲。
 数据库表基础操作
 
 起首数据库表必把握的基础操作,建表、删表、往表里增数据、往表里删数据以及最重要的取数等等。
 1、CREATE TABLE(建表)
 怎么着也得先建立表~
 
 当你建表乐成后,发现忘记添加主键,大概忘记添加外键,莫着急。使用以下咒语即可:
 
 建好的表如下:
 emp表
 
 
 orders表
 2、INSERT(插入)
 向表中插入数据
 
 
 
 插入数据后的emp表
 
 
 插入数据后的orders表
 
 3、UPDATE(更新)
 
 4、DELETE(删除)
 
 在使用delete删除emp表中数据时,要注意该表与其他表是否存在关联关系,比如:外键。emp表id是表orders的外键,假如要删除emp表中的id,得先删除orders表中的外键。
 5、DISTINCT(去重)
 在表中,可能会包含重复值,这并不成问题。不过,有时你也许希望仅仅返回唯一差别的值。使用distinct关键字进行处理,用于返回唯一差别的值。
 注意:distinct关键字是去重!去重!去重!*把列中的重复值去掉!
 曾经我在笔试的时候,有道SQL考题:请写出表中全部重复的name的全部数据。我当时没反应过来,直接就用了distinct关键字,后来就....
 
 
 6、Select(取数)
 SELECT 语句用于从表中选取数据,结果被存储在一个结果表中(称为结果集)。这是以后最常用的操作,占据你90%。
 SQL SELECT 语法
 SELECT 列名称 FROM 表名称
 以及:
 SELECT * FROM 表名称
 比如需获取名为 "LastName" 和 "FirstName" 的列的内容(从名为 "Persons" 的数据库表),请使用类似这样的 SELECT 语句:
 SELECT LastName,FirstName FROM Persons
 SELECT通常结合其他函数和语法使用。
 SQL基础语句
 
 在实际的SQL使用中,肯定会涉及到有关函数的使用,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初学时必学的函数范例。
 1、AVG()
 AVG 函数返回数值列的平均值。NULL 值不包括在计算中。
 
 2、COUNT()
 COUNT( ) 函数用于返回匹配指定条件的行数。
 
 3、MAX()
 MAX函数返回指定列的最大值,NULL值不包括在计算中
 
 4、MIN()
 MIN函数返回的指定列的最小值,NULL值不包括在计算中
 
 5、SUM()
 SUM函数返回指定列的总数
 
 6、ROUND()
 ROUND 函数用于把数值字段舍入为指定的小数位数
 round函数需要的参数
 
 
 
 7、FORMAT()
 FORMAT 函数用于对字段的显示进行格式化
 format函数需要的参数
 SQL高级语句
 
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通常用到的,属于最开始学习SQL知识时必须要熟练的,我这里大致列出几项。
 1、LIMIT
 
 2、LIKE
 一般配合where使用,搜索条件中的指定模式
 
 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,通配符“%”的使用方法,所以通配符必须要配合like 运算符一块使用。
 通配符还有以下几种:
 
 3、IN
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了
 
 4、JOIN
 联表运算符JOIN,该运算符是用于将两个大概两个以上的表进行关联,并从这些表中查询数据。
 对于联表来说,通过使用主键(primary key)和外键(foreign key)也可以建立毗连。
 
 除了上述直接使用条件关联,下面我们可以用可读性更高的INNER JOIN来写
 
 还有其他几种方毗连方式(外毗连):
 
 5、ALTER
 LEFT JOIN:就算右表中没有匹配,也从左表返回全部的行
RIGHT JOIN:纵然左表没有匹配,也行右表返回全部的行
FULL JOIN:只要有一个表存在着匹配,就返回行
 穿插介绍一下alter,前面的例子中已经包含了几种alter使用方法。
 
 6、UNION
 UNION 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 SELECT 语句的结果集。
 
 请注意,UNION 内部的 SELECT 语句必须拥有相同数量的列。列也必须拥有相似的数据范例。同时,每条 SELECT 语句中的列的顺序必须相同。上面引用的意思就是:道差别,不相为谋!
 UNION和UNION ALL命令几乎是等效的,不过加了“ALL”,就会列出全部的值。
 
 注意:由于其也具有“唯一性”,容易和PRIMARY KEY混淆。面试或笔试常考两者的差别,在这里分析一下:
 与PRIMARY KEY差别的是,每个表可以有多个 UNIQUE 约束,但是每个表只能有一个 PRIMARY KEY 约束。
 为表添加UNION,这里给出使用的SQL语法。
 
 7、AUTO-INCREMENT(自增)
 在运用中,我们希望在每添加一条数据后,自动的为我们的主键创建值。
 
 8、ORDER BY
 在前面中已经使用到了有关order by的SQL语句,order by该语句用于对结果集进行排序,默认是进行ASC正序排序(从小到大)。
 排序的两种方式:
 
 举栗:
 ASC:升序(从小到大)
DESC:降序(从大到小)
 
 
 
 ASC排序
 对于DESC排序,这里就不进行举例了,大家可以自己写SQL试一下。
 9、GROUP BY
 通常配合合计函数使用,根据一个或多个列对结果集进行分组。
 
 详细的用法在介绍函数时会涉及到。
 10、HAVING
 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使用where关键字来增长查询条件,这里增长having字句是由于,where关键字无法与合计函数一起使用
 同样引用上面的SQL语句。
 详细的用法在介绍函数时会涉及到。
 11、DEFAULT
 DEFAULT约束用于向列中插入默认值。
 
 
 
 本次文章中写的相关知识点是我以前在学习中随手记录的,对一些SQL大牛来说,这些已经是耳熟能详了。会不会让你们产生一种灌水的错觉????哈哈~
 此文是《10周入门数据分析》系列的第6篇。
 想了解学习路线,可以先行阅读“ 学习计划 | 10周入门数据分析 ”
 公众号上已更新到第13篇,接待前去关注~
 |